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作要求,经各地、各有关单位推荐,结合相关调研情况,工信厅择优筛选了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典型应用案例,其中厦门联通承接的长江电子5G+机器视觉技术检测PCBA项目入围成为41个示范应用案例之一。
平台应用场景介绍
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性越来越复杂。半导体的高速推进,使得PCBA电路的线路图分析需要更专业的人员。这些趋势使电子产品生产或维修,变得越来越被动。电子产品生产或维修行业也急需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长江电子在20年的生产维修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维修数据。这些大数据指出部件的损坏来自自身的功能失效,功能的失效往往出现在部件短/断路及涓电泄放上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对部件本身会产生温度落差或者不工作状态下的低温现象,长江电子决定引入热成像系统,对PCBA的生产维修提出创新, 解决生产效率问题,提高生产良率,为维修工程师新增一款电路分析设备。
5G结合AI识别优化方案部署成本和实施难度
本项目搭载5G,为整个项目的检测视频数据和诊断数据,提供了高速的传输通道。同时采用共享MEC模式,实现分流网元共享,在该模式下,分流网元UPF/GW-U及平台均部署在汇聚或地市核心层机房。网元及平台部署层级越高,机房整体条件越好、硬件资源相对更加丰富、维护力量也更加完备。满足行业用户大带宽、低时延、数据不出园区的需求。该模式下行业用户网内业务数据本地卸载,可通过功能定制优化,减小公众网络故障对用户生产业务的影响,保障生产。
探索5G+AI工业质检场景示范及效果
大数据与AI比对。图库资料自动收集,每个类型板件需做大量的成像资料收集,达成SFCF自动比对及存储功能,提升判断准确率,实现大数据的时代趋势。
图像比对算法。针对工业检测场景中,由于摄像机拍摄频率和传送带运行速度造成的检测图像模糊现象进行算法处理,可实现图像清晰化,为接下来的AI算法对PCBA电路板初次筛查,快速提供有用的故障排除信息提供良好的基础,最大程度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并且开发出一套图像算法,从而对电路板的不同图像进行定位比对,实现位置上的重合定位,实现了IR摄像与可见光摄像的画中画功能。
AI模型分析。以在实际质检过程中收集的PCBA板图片、热成像温度数据、真实故障点和故障类型为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及AI模型训练,实现更高层次的故障预判分析、故障精准定位等功能,将大数据及视觉识别结合用于工业质检效率提升。
设计暗室机柜,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设计人机界面的人性化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实现功能的结合,同时满足工程师的操作习惯,并把日常操作进行整合,实现半自动化的操作。实现仪器设备概念化,这将成为热像仪系统的一个亮点。
我们将该项技术应用在笔记本主板电路维修的工作上,每天PCBA板的瑕疵检测可检测出45%的故障板,这些故障板只需要专门的焊接人员进行元器件更换,无须专业的工程师进行线路分析,这使得生产效率和人力需求大大降低,同时可规范性地进行生产和维护。
在未配置此系统的时候,10个工程师加2个焊接人员,一个月大概可维修3000-4000件的PCBA电路板,峰值达到6000件;配置此系统后,则只需要6个工程师加3个焊接人员,一个月可维修5000-6000件的PCBA电路板,峰值可达8000件。降低人力成本是企业所追求的,而一个维修工程师通常是焊接人员薪资的2~3倍。通过比较,配置此项目设备,生产率提高了1.4倍,人力成本降低了40%。我们清晰地看到此项目具有解决生产效率问题,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
厦门联通将充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广泛开展生态合作,持续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完善5G+AI工业质检能力和定制化应用开发,致力于为客户、行业提供更好赋能,助力厦门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