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促进集美经济发展,实现辖区高校人才技术资源与企业的深度融合,由中共厦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集美大学、集美区委组织部、集美文教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集美区高校产业技术联盟“院士大讲堂暨集美大学电子信息专场校企对接会”在集美大学举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谷宇,厦门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局二级调研员林琦,集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香平,集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潮添,文教区管委会、区工信局、区工商联、各镇街分管领导,集美大学有关职能部门、海洋信息工程等学院负责人,联盟成员代表,企业代表参加了对接会。
谢潮添致词。他说,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厦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此次活动的举办,就是为了搭建电子信息相关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平台,推动校企研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助力厦门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他表示,我校携手集美区共同举办产学研对接会能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整合优质人才资源和科技力量,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帮助解决生产技术和项目研发中的难点痛点,助力企业优化升级。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区域经济的联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凝聚各方资源和力量支持我校一流大学建设,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力度。目前,已拥有电子信息相关本科专业10个、硕士学位点2个,其中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一批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等专家学者;拥有6个省市科研平台,获得了省市和行业科技奖励10余项,在电子信息领域具备较好的学科专业、人才、科研基础和发展空间,为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谷宇院士在会上作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智能感知与认知》的主题报告。作为集美大学引进的全职院士,他将带领团队开展智能传感方向的科技创新,推出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助力集美区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会上还举行了“集美区高校产业技术联盟(电子信息)专家问诊团”“ 集美大学智能传感与柔性电子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以及研究生工作站授牌仪式。问诊团和研究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帮助企业改进工艺和装备,解决技术难题。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有利于加强企业科研攻关力量,也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对高校和企业是双赢的举措。
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还就学科建设情况进行简介并对毕业生进行了推介。学院与参会的30家电子信息相关企业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同时搭建实习基地,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此外,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的多名教师分别就各自研究的领域向大家进行项目成果推介。企业代表会上介绍了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并就企业的技术需求与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
据悉,本场活动是集美区开展2021年厦门人才服务月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集美区“高校产业技术联盟”举办的第7场大型校企对接会。从联盟成立以来,集美区已先后推动250余名高校人才与138家企业达成合作,促成产学研项目签约64项,合作金额近3亿元。接下来,集美区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优势,依托高校产业技术联盟专家问诊团,开展“问诊团进镇街”“校地实施乡村振兴对接会”活动,打造“百名人才进百企,百名专家进百村”品牌,激活高校科研人才的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精准“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