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电网的构建需要大容量、高速实时、支持多业务灵活接入、具有自愈功能的“坚强”电力通信网络。本文以终端通信接入网安全管理为例,详细描述了通信安全管理提升在各环节管控措施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字:智能电网;通信安全管理;协同联动
1. 引言
加强终端通信接入网的管理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结合实际,利用终端通信接入网和配电网地理空间数据高度重合的特点,实现了网络的空间数据集成和配电通信设备综合监控平台。以此作为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并通过终端通信接入网和配电网协同联动管理体系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终端通信接入网规划、建设和运维水平,保障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为智能电网提供有力的通信支撑。
2. 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配电网和终端通信接入网协同联动管理体系的建设,有效加强规划、建设和运维三个环节的管控,保障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体的目标有以下三点:
1)规划阶段:终端通信接入网安全因素应在规划阶段提前介入,并与配电网同步规划,确保通信结构安全合理;
2)建设阶段:终端通信接入网设计、施工应统一技术标准,良好的设计、施工质量是保证通信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
3)运维阶段:建立与配电专业的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减少电网检修、异动的影响,实现通信安全运行的可控、能控、在控。
3. 管理措施
提升通信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措施应以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研究与建立规划、建设和运维三个阶段协同联动管理体系,有效加强专业间的横向配合。
3.1终端通信接入网协同配电网同步规划、建设,统一技术标准。
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建设区域、覆盖范围、投资规模、建设施工、技术标准等均与配电网的整体工作安排关系密切,工作不可避免需要多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和分工合作。为理顺工作关系,厦门公司组织发展部、经研所、运检部及信通分公司等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协同联动管理机制的论证,分析工作的关键点、难点、危险点、必控点,研究并出台了明确了配电通信规划与建设工作流程。
3.1.1与规划部门协同进行终端通信接入网的规划
1)与发展部充分沟通,要求经研所在做配电网规划时,应同步规划终端通信接入网,特别是在规划的项目清单的项目建设内容中应明确包含通信建设内容,在经研所编制规划时,信通分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支撑,避免规划方案不符合通信专业要求。
2)在地市发展部组织会审规划时,经信通分公司及各业务相关部门参加会审,确保通信规划的完备和正确性。
3)省公司发展部组织规划审查,省科信部参与审批通信规划。
3.1.2在项目立项和实施阶段,深入把控通信部分的建设需求和技术标准
1)在项目立项阶段,运检部配电室提出建设需求,信通分公司提供技术方案支持。并形成项目建议书报送至地市公司运检部;地市公司运检部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各立项的审查,信通分公司审查时确保通信建设需求、方案的完备和正确性,并再次审核。
2)省运检部委托省经研院组织各项目可研初设进行审查,地市公司发展部根据下达计划进行任务分解,配电通信部分建设任务下达给运检部配电室。
3)在实施阶段,信通分公司统一了设计方案、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并在每个阶段介入管控。
3.1.3关键节点说明
1)在规划阶段,信通分公司根据省科信部和省运检部共同制定的《终端通信接入网典型网络结构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进行技术支撑和审查,特别是审查规划项目清单的通信建设内容的完备性。
2)在立项阶段,为避免配电一次项目在建设时,未同步考虑终端通信接入网建设,但在事后又需要通信支撑,通过与运检部、调控中心等充分沟通,厦门公司坚持配电自动化与配网网架“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运”,做到每一项工程“建成即验收,验收合格即投运,投运即应用”。
3)实施阶段
a)组织设计、业务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参加技术监督活动,并根据技术监督纪要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审查。在技术监督会议纪要上明确新建配网工程配网通信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统一标准问题。
b)信通分公司利用通信GIS和电网GIS数据的集成,通过图层共享,分析电力杆塔、管沟等一次电力设施空间数据,电力通信线路在地理图上的直观展现,使得生产管理人员能够快速了解当前通信线路的详细情况。
c)运维接收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避免通信工作人员对一次设备缺少专业知识而存在安全隐患,厦门公司将“和配电主站、终端结合紧密的二层交换机等专用通信设备”由运检部配电室负责运维。该划分界面比较合理的避免了在端站运维中需要通信和配电两个专业,提高了维护效率,确保了设备安全运行水平。
3.2终端通信接入网和配电网在运维过程中的协同联动管理
在终端通信接入网建成后的运维阶段与配电网之间经常有工作联系的主要是城市基础改造,配电网架需要随之调整优化,尤其是配电架空线路的下地改造工作十分频繁。由于专业分工的原因,改造方案中往往缺少对通信线路改造的全面考虑。因此配电网检修或异动应协同联动管理,确保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下面是几个关键流程优化情况:
1)新建配电工程的通信设备的入网管理流程
配电室工程班提前将周计划调试表发给信通分公司和调控自动化班备案,在竣工资料完整的情况下通过配电室运维班向信通分公司申请接入设备IP和业务IP,调控中心自动化班只接受信通公司业务IP地址进行调试。
2)配电网检修、异动影响终端通信接入网正常运行的联动管理流程配电室根据配改、业扩或城市改造的需求形成异动方案,凡进行可能影响设备或光缆正常运行的业扩、改造、搬迁等工作,工作部门必须提前15 个工作日向信息通信分公司网控室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请,详细报告计划、方案、措施等,其中通信部分的技术方案由信通公司支撑;信通分公司参与异动方案会审并形成最终方案。运检部配电室组织实施,实施中如影响到重要电路,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停役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信通公司参与异动后通信部分的验收。
3)终端通信接入网的检修与配电自动化业务的联动管理
配电室或信通分公司将通信检修计划提交至运检部组织的月度检修计划平衡会平衡;检修工作需经调控中心审批、确认。如果是临时检修应提前1个工作日开始检修申请。检修申请工作结束时,应得到信通分公司在设备网管及调控中心配电自动化业务均恢复正常的确认
4)配电通信光缆巡视流程
信通分公司通过电网GIS将通信线路路径信息向配电室备案,配电室在强电线路或电缆的巡视时同步巡视光缆;巡视结果通信光缆如有异常应反馈至通信专业消缺。厦门公司主要通过电网GIS平台集成配电通信光缆数据,使配电专业人员通过电网GIS查看强电数据时同步看到光缆,因此巡视任务中也就有通信光缆的内容(图1)。
图2:配电通信光缆与强电电缆、线路统一展示
为提升光缆故障抢修效率,厦门公司主要利用光缆路径和配电线路或电缆高度重合的地理特点,利用电网GIS数据集成平台,并采用OTDR及历史故障知识库相结合的方法(图2),进行光缆点的快速定位,从而缩短故障时间,有效的保证了通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网的供电安全可靠性。
图14利用电网GIS数据集成平台快速定位光缆故障,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举措,厦门公司有效的加强了通信网规划、建设和运维三个环节的安全管控水平。确保通信网在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过程中网络设计符合技术标准,施工建设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充分体现安全可靠因素,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通过建设通信网和配电网协同联动管理体系,实现通信安全运行管理的可控、能控、在控。为推动坚强智能电网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