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PTN网络承载多种无线业务的规划是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课题。通过对4G和GSM业务承载的组网及保护方案的规划研究,提出面向全频段VoLTE场景的“二层充分共享、三层适度分离、容灾快速调度”传输解决新思路,并通过维护便利性、业务安全性以及5G承载演进说明方案的优势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PTN;VoLTE;FDD;容灾
1.引言
VoLTE(长期演进语音承载)是架构在4GLTE网络上全IP条件下的端到端语音方案,相较2G和3G时期的语音通话,语音质量、接入时延、掉话率等关键指标均有显著提升,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4G初期CSFB(单卡单待,不能同时上网和通话)和SVLTE(单卡双待,耗电量大)两种语音方案的问题,实现了LTE网络上数据和语音业务的统一承载。
中国移动在完成LTE网络的全国覆盖后,领先其他运营商推动VoLTE大规模商用。但由于中国移动的LTE网络为TDD模式,无线频段较高,因此相较FDD模式需要部署更多的基站,在人口密度低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建网成本问题显得尤为突出。2018年4月,中国移动获得FDD牌照,对于完善4G网络的农村覆盖、加快物联网布局都有重要意义,VoLTE业务也由单一的TDD模式向全频段VoLTE(TDD+FDD)转变。
由于频段接近,无线设备厂商通常将FDDLTE、NB-IoT、GSM三种模块集成在一台基站BBU设备上(三种模块是否同时启用视网络规划而定)。因此,在中国移动大部分的基站机房里,将部署TD-LTE和FDD/NB/GSM两种基站BBU设备,对于传输网络来说,可视为承载4类无线业务。而研究实现4类无线业务在传输网络的高效、灵活、安全承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PTN网络业务承载现状
随着3G的退网,中国移动传输网络主要承载GSM、TD-LTE、集客专线、宽带(OLT上行)等业务。对于无线方面,GSM业务部分通过SDH网络承载,部分以TDM电路仿真方式通过PTN网络承载;TD-LTE业务全部通过PTN网络承载。
根据目前各省无线业务部署情况,PTN网络可分为地市城域网和省干网两个部分。通常BSC设置在地市层面,GSM业务通过地市城域PTN从基站上行到BSC,PTN承载方案为点到点的TDM电路仿真(也属于L2 VPN),基站侧以2M电口方式接入城域PTN,核心机房侧BSC以多个155M光口对接城域PTN,用2M时隙区分不同业务。EPC按各省规划设置在地市或省会,TD-LTE业务通过地市城域PTN直接上行到本地EPC或经过省干PTN上行到省级EPC,PTN承载方案为L2 VPN+静态L3 VPN,基站侧以GE光口接入城域PTN,核心机房侧EPC以多个10GE光口对接城域或省干PTN,L2 VPN侧用VLAN区分不同业务。PTN组网模型和无线业务信号流如图1所示。
图1PTN承载无线业务的组网模型和信号流
城域PTN的接入、汇聚层通常为环形的组网拓扑,在汇聚层侧同时与核心层的L2 PTN和L3 PTN网络对接。接入、汇聚层通过PW伪线的承载方案对GSM和TD-LTE业务统一承载,在接入到核心层时进行分流。GSM业务上行到L2 PTN核心层(在城域网核心层终结),TD-LTE业务上行到L3 PTN核心层(包括城域网核心层及省干层)。城域网核心层通常使用支持L3功能的PTN设备组成“口字形”结构实现L3 VPN网络,在与汇聚层对接的L3节点(具有L2和L3的功能,称为L2/L3节点)上,终结汇聚层上行的L2业务,接入L3 VPN,进行L3路由转发。若EPC部署在地市层面,城域网核心层L3 PTN设备可直接与EPC对接;若EPC集中部署在省会,在省干层使用L3 PTN设备搭建L3 VPN网络与EPC对接,省干与地市的L3 VPN采用Native IP方式连接。
3.全频段VoLTE场景的传输解决方案
3.1承载新需求分析
基站侧机房里部署TD-LTE和FDD/NB/GSM两种基站BBU设备,即4类无线业务并存,对传输网络提出了新的承载需求。
首先是GSM业务,由于2G网络进行IP化改造,在基站BBU设备上不再使用2M电缆,而是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传输网络,相应的BSC侧也改为以太网接口。其次是NB-IoT业务,特点是带宽需求小、对时延要求不高,因此对应的核心网一般统一部署在省会,也是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传输网络。最后是FDD-LTE业务,和TD-LTE业务一样终结于本地或省级EPC。
在实际的FDD/NB/GSM三模基站BBU设备上,三种无线业务使用同一个GE光口接入传输网络,以不同的VLAN区分。SDH网络因不能满足基站IP化演进需求不宜承载基站业务,因此所有基站业务将由PTN统一承载,网络、业务安全压力剧增。
3.2传输解决方案规划
面向全频段VoLTE演进,面向物联网发展,需有效提升传输网络的容量和安全。通过制定“二层充分共享、三层适度分离、容灾快速调度”的策略,规划新的传输解决方案,兼顾网络安全与投资,支撑业务发展。
由于无线新增加了FDD-LTE、NB-IoT、IP化GSM三种业务,需要统一考虑新需求的承载。为能有效保护现网投资,不影响现有业务,各城域PTN网络的接入、汇聚层使用规划保持不变,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增加FDD-LTE、NB-IoT、IP化GSM三种业务的综合承载。对于多种无线业务并存,导致PTN接入、汇聚环带宽使用率大幅提高的情况,需要根据现网实际制定带宽扩容的阈值(如带宽使用率达60%或70%),提前做好环带宽扩容或裂环减点的优化,以免影响无线业务带宽需求。
目前福建移动城域PTN网络的L2/L3节点设备已部署到区县一级的机房,通过如图1所示的核心层L3 PTN“口字形”网络承载TD-LTE流量。为了不影响TD-LTE业务,规划在城域核心层增加新的L3 PTN“口字形”网络(即新L3 VPN)与现有的PTN汇聚环对接,用于承载FDD-LTE以及IP化GSM流量。其中,FDD-LTE业务终结于本地EPC或继续上行到省干PTN,GSM业务终结于本地BSC。对于NB-IoT业务,因所需带宽较小,可根据城域核心层新建L3 PTN网络和原L3 PTN网络的流量使用情况,优先承载在低流量平面,再上行到省干PTN,终结于省级EPC。
由于无线流量上行到省干层以后,已是高度收敛,不会新增太多的带宽压力,因此城域核心层L3 PTN设备至省级EPC之间的传输网络可利旧现有省干PTN,即通过省干的L3 PTN“口字形”网络上联至形成POOL保护的两对省级EPC。
根据以上分析及规划,福建移动传输解决方案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福建移动传输解决方案规划示意图
3.3传输承载保护方式
本方案通过L2 VPN和L3 VPN的配合,可有效保护PTN网络上承载的2G和4G业务,避免区县全阻级别的重大网络故障。主要针对以下两种场景:
场景一:单L3 VPN内某节点失效
图3场景一的业务保护
如图3,假设承载TDD/NB业务的L3 PTN“口字形”网络上,主用L2/L3节点设备发生故障。由于配置了MC-PW APS(跨设备伪线自动保护开关)加MC-LAG(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的双归节点保护,以及L3 VPN层面的VPN FRR(快速重路由)保护,可将受影响的业务快速切换至备用L2/L3节点设备,如图3的红线所示,用户无感知。
场景二:整个L3 VPN平面失效
图4场景二的业务保护
在当前主流的PTN承载方案中,L3 PTN“口字形”网络的两台L2/L3节点设备是配置最复杂的,兼顾了L2 VPN和L3 VPN的功能,又涉及到两类VPN之间的保护倒换。由于各厂家的L2/L3设备实现方案有所区别,成熟度发展不一,导致设备在组网、对接的保护倒换配合上可能因某种软硬件缺陷而发生倒换异常、保护失效的问题。此时将造成一对L2/L3节点下属区域(至少是整个区县)的业务全阻。
如图4,假设承载TDD/NB业务的L3 PTN“口字形”网络上,主备用L2/L3节点设备发生保护倒换故障,整个平面失效。由于本方案在核心层L3 PTN网络实现了GSM/FDD和TDD/NB业务的分离,GSM/FDD业务因通过新建L3平面承载,不受影响,业务正常,可有效保障区县业务不全阻。
3.4 GSM业务承载方式的优化
与传统方案不同的是,IP化GSM业务使用类似TD-LTE承载的L2 VPN+静态L3 VPN方案,其相比全程L2 VPN方案(如3G的NodeB到RNC)有维护便利性和业务安全性上的优势。
从维护方面来看,由于无线网优专业会不定期根据各BSC负荷情况进行基站归属均衡调整的优化,如果采用全程L2 VPN方案,当每次无线专业优化割接时,传输专业都需要对每个GSM基站对应的L2专线电路进行配置修改;如果采用L2 VPN+静态L3 VPN方案,网优割接时传输专业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L3 VPN将根据基站报文的目的IP自动将上行流量发往对应的BSC端口,效率显著提升。
从业务安全来看,L3 VPN的组网和流量特点,可以避免全程L2 VPN方案与BSC对接的单台PTN设备故障时引发的业务全阻。部分城市在进行GSM基站IP化改造时,选择全程L2 VPN方案,出发点是L2 VPN数据配置简单,易于维护,但该方案在BSC故障时,只能到机房现场通过传统人工跳纤模式,无法自动切换路由,恢复时长至少在1~2小时以上,且成功率无法保证。如果采用L2 VPN+静态L3 VPN方案,当主用BSC故障后,可在容灾BSC上直接激活中断基站,将故障BSC的全量站点调度到容灾BSC上,只需通过无线OMC将故障BSC数据下发到容灾BSC即可实现基站调整,无需传输网络进行路由数据配置,自动切换路由,经现网验证,恢复时长仅需十五分钟左右。
图5L2 VPN+静态L3 VPN方案的GSM业务保护
4.结束语
采用核心层L3 PTN分离方案,因需增加少量三层核心设备设备,相较核心层全部利旧的方案总投资约增加9%,但对网络业务的安全性带来极大提升,同时考虑未来FDD/NB/GSM三模基站的规模逐步扩大,核心层设备也需扩容,并不会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方案采用“三层适度分离”的组网策略,在核心层L3 PTN网络实现了GSM/FDD和TDD/NB业务的分离,能够有效避免核心节点失效引发的区县全阻重大故障,并利用L3层路由灵活的特点实现GSM基站的“容灾快速调度”;通过“二层充分共享”,在接入、汇聚层兼顾了现有投资效益,达到设备的利用率最大化。
另外,在5G初期由于将以NSA方式建网,首选FDD 1800基站为锚点,信令面由FDD 1800基站进行转发,要求传输网络实现5G基站到其锚定的FDD 1800基站的X2互通。新建的承载GSM/FDD业务的L3 PTN“口字形”网络相对轻载,可用于5G初期主流的“PTN扩容”方案,承载5G大带宽业务。而5G与FDD 1800基站配置在同一个L3VPN内,X2流量在L3 PTN设备内部实现互通,避免流量在更上层核心以及其它骨干汇聚层面的迂回,尽可能降低时延和扩容代价。
参考文献
[1] 沈铭,黄莉莺,郑斯佳,卢慧娇.基于城域PTN的TD-LTE承载网方案研究[J].电信技术,2013(1):83-86.
[2] 章丽南.PTN承载LTE网络的冗灾应急调度方案研究[J].电信技术,2015(10):36-40.
[3] 兰可.基于PTN技术的TD-LTE光传输组网模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8(2):114-115.
[4] 黄琼华,蒋东君,胡筱莎.5G初期承载策略浅析[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9(1):45-47.
作者简介
张磊:
沈铭:高级工程师,硕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现任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从事光传输网规划优化和维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SDH/PTN/OTN技术和LTE承载网。
电话:13959201688
通信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49号网络部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邮编: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