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拖慢上网速度且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升级浏览器 ×
综合信息
空天地海通信网络一体化
【发布时间:2024-04-07】 【来源:厦门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厦门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始创于1994年,前身为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2003年正式成立为通信工程系。学科覆盖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具有 学科工学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为福建省重点学科。

在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重点开展水声通信、无线通信与网络优化等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在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重点开展通信与导航安全抗攻击、智能语音与图像信息处理等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学科依托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与本校双一流A+学科海洋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形成本学科在海洋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特色。在此基础上,依托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通过承担国家、军队、地方重点重大研究课题,形成了比较强的服务 ICT 产业和支撑国防工程的能力。

通信学科面向国家、国防需求和省内外产业需求,基于厦门大学的“三海”特色,在过去的十年中,学科的集约式特色化发展。导航、水声通信、 5G 等现代信息与通信系统是科技强国的战略竞争高地,对创新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人才有迫切需求。水声团队针对在复杂海洋环境中建立高效信息系统的挑战开展长期攻关,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近5年,获发明专利20余项,在JOE、 JASA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 SCI论文40余篇,团队在水声通信领域发表的EI/SCI论文数量一直位居国际前3。牵头承担相关领域国家重点研发等纵向以及部队等单位委托横向项目 10 余项。近期,面向***高可靠通信*项目获得某部委重点项目资助,这标志着厦大在水声通信等领域的前沿创新研究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基于长期学术积累,水声团队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并开展成果转化:研发的水下地形和目标识别智能算法获海军某部和相关研究院高度评价,并两次致函厦门大学给予嘉奖和感谢;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声通信机系列已向部队、中船重工等用户交付,累积达上百台套;水声团队先后入选海洋机器人集群系统中科院交叉创新团队、水声信息与通信省级博导团队

图片1.png 

还开展了立体式海洋观测网是一种智能化的立体传感网络研究,它主要是多个携带观测设备的多水下机器人系统,每个水下机器人被认为是一个网络节点,各节点之间依靠水声通信进行无线连接,在水中具备潜标系统作为中继,水面具备浮标系统,将水下信息传输到水上,经无线自组网系统或卫星进行观测数据的传输和指令的控制。满足一体化通信探测的需求。

图片2.png

未来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将着重进行空海感知通信一体化融合网络研究:随着网络感知技术、网络计算技术的发展及成熟,科研人员及机构普遍认为感知、计算、智能是未来6G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重要技术组成,和为其赋能、提质、增效之利器。在空海感知通信一体化融合网络中,海上、陆地、空中各个网元节点(无人机、船舶、陆上单元等)能够集成各种通信、感知、计算、智能功能,内部统一协同、优化、利用好通感算智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对外更高效、优质地联合提供通感算智类业务服务。

图片3.png

立体化网络通信技术框图

 


上一篇: 厦门大学承办龙芯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研讨会
下一篇: 福建省智慧海洋创新发展论坛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集美大学举行
返回列表页

全国统一热线

-

返回顶部